花瓶石
這是我們在小琉球的第一站景點,
花瓶石位在白沙港的北方,是小琉球的地標,也是島上有名的觀光景點之一喔!
花瓶石原本只是海岸珊瑚礁岩,因為地殼隆起作用,抬升成為今天的特殊地理景觀,
加上長期受到海水侵蝕,形成了上粗下細,類似花瓶的特殊造型,
岩頂上長滿了臭娘子以及盒果籐等植物,如同插著花草的花瓶,因此便取名為「花瓶石」,
花瓶石附近的岩礁海岸,更是一處探討海底生態的好地方。
這附近是個浮潛的好地方!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小琉球為隆起珊瑚礁所構成,是一座由珊瑚礁岩所組成的島嶼,
基盤為泥質頁岩層,表面上覆蓋著珊瑚石灰岩,
海岸為隆起珊瑚礁所環繞,厚約7公尺,寬約100公尺,
而其末端與海面下之現生珊瑚礁連接,為典型之「桌礁」(Table reef)。
石灰岩洞穴地形與珊瑚礁海岸地形遍布全島,
較著名者如烏鬼洞、美人洞、花瓶(矸)石、山豬溝、倩女台、龍蝦洞等。
一看到海攤大夥已經不顧這只是開始,
馬上捲起褲管奮不顧身的向前衝了!
這星型是啥?新玩法嗎?
像是卡通少女團體發功前的合體姿勢!
好啦!Fandy承認自己卡通看太多了!
這裡到處都是珊瑚石灰岩,有部分應該是消波塊吧?!
靈山寺
為琉球嶼目前建築最宏偉壯觀之廟宇,寺內供奉釋迦牟尼佛祖及臨水夫人陳靖姑,
前為五府千歲大殿,木魚鐘聲,朝夕頻聞,善男信女,香火頗盛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小琉球除了珊瑚礁多,廟宇也不少喔!
當然還包括陰宅,路上一定會經過!
琉球鄉立圖書館
沒進去,天氣太過炙熱時,到裡面避暑也不錯!
團體票 100元
可暢遊美人洞、杉福生態廊道、烏鬼洞....等,
有些地方我們沒去,因為某台機車漏油,
等機車行派人來換車耗去了一些時間,
稍微擔誤到行程,又必需趕在5點前搭船,
切記!最後回程船班在5點30分喔!
假日遊客多,我們計劃提前搭船,錯過就必須待在小琉球數星星囉!
美人洞風景區以環島公路分隔為兩部份,右側有石階向下伸入珊瑚區中,
左側則向上伸入珊瑚礁山坡地中,人行步道長約四公里。
風景區斷續相連約二十餘洞,天造人塑、各有特色,
重要景點包括:曲徑探幽、天外天、蝙蝠洞、情人坪、仙人洞、
仙人泉、怡然園、迷人陣、一線天、榕岩谷......美人洞等。
所到之處眼前看到的幾乎都是珊瑚礁岩,
琉球嶼之四塊台地表面,均被紅土質土壤所覆蓋,
紅土是珊瑚石灰岩長期風化後的產物,其風化後的結果,
使珊瑚石灰岩僅剩下不可溶性之紅色氧化鐵、氧化矽等雜質,
因而成為鮮明之紅色,全屬貧瘠乾燥之地不宜耕作。
由眼前壯觀的珊瑚礁岩不難想像當年海底運動之激烈程度!
走進珊瑚礁岩洞裡,噗鼻而來的是股淡淡的潮濕味,
仰頭一看,陽光正從縫隙照射下來,上方充滿綠意盎然的枝葉!
就在我們對大自然渾然天成的建構能力欽佩不已,
正凝視著這棟天然的建築作品,
此時,精力十足的stephanie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出現在礁岩上了!
好在Fandy的心臟夠強壯,沒被這位小姐驚人的舉動嚇傻!
沒嚮導解說,不曉得這裡為什麼是情人坪,
完全無法跟情人聯想在一起!
沒有蝙蝠的蝙蝠洞,
是他們正好外出嗎?
當然不是, 蝙蝠是夜行性動物,
白天大多用後肢倒掛在樹上或洞穴石壁上睡覺,
到晚上才出來活動四處覓食。
整座小琉球被隆起的珊瑚礁圍繞,
色彩斑斕的魚兒悠游其間,十分適合進行浮潛活動。
這會讓Fandy聯想到劉禹錫〝陋室銘〞中的「山不在高,有仙則名」,
當然這裡沒有神仙!
走進裡面真的有一個大窟窿,像是洞穴裡再被挖出一個大洞!
遠看像龐克頭男孩的珊瑚礁岩是Monica先發現的,
乍看之下真有幾分神似!
有沒有看到一隻蟾蜍?
這是當地的攤販指引我們看的,
牠正好是龐克男孩的鄰居喔!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到達小琉球時,與帶我們到機車行的小工讀生,
她們看起來像讀國中,
在路上有一句沒一句的閒聊中才發現,為了升學,
他們到高中就必須到台灣本島就學,
也就是說居住在小琉球的下一代,
在他們的成長過程中一定必須離鄉背景到外地求學,
相較於住在台灣本島的我們實在是太幸福了!
有些人到了出社會也許都還住在家裡呢!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屏東縣琉球鄉公所
地址:92941 屏東縣琉球鄉中福村行政路12號
電話:(08)861-2501、(08)861-2405轉112
資料參考網站:屏東縣琉球鄉官方旅遊網
本文同步刊載於台灣蹓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