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原裳工作坊】是來義在地的家庭式月桃手作坊,
在河蘭英老師領導下,已有不少失業婦女投入這間宛如小型加工廠的月桃手創坊,
利用來義鄉常見的月桃,編出時尚感十足的包包、居家用品等,
成功吸引外地訂單,不僅增加部落婦女收入,也成為部落最好的行銷。
月桃是來義當地隨處可見的植物,又被稱為虎子花,
是薑科月桃數的多年生草本植物,每年約三月時開出白色略帶黃色紋路的花朵,
根莖部位有芳香味,原住民常將月桃根莖搗碎後敷至腫傷處治療,
月桃葉在台灣南部則常見用來當成粽葉使用,因為月桃葉堅韌的纖維性,
在部落中被用來編織成涼蓆、籃、盤、簍等器物。
我們到訪正值月桃採收期,
當天才剛採收回來的月桃佈滿工坊及對面的河岸空地。
部落裡的婦女紛紛過來幫忙,小小孩則在一旁玩耍,
這是屬於來義獨有的原野樂趣。
這批新鮮的月桃正在經歷曝曬的過程
部落婦女將竹竿狀的外殼使用小刀將月桃莖皮一層層剝開,
綑綁固定成八字環狀,再拿到路邊曝曬,
經過3-4天曬乾後才可以拆解。
看似簡單樸實的月桃作品,前置作業卻相當繁複。
月桃的應用很廣泛,在原裳工藝坊河蘭英老師的巧手下,
融合了排灣族傳統文化,在加上自身創新的巧思,
便成了一件件獨具匠心的月桃編織作品。
月桃葉堅韌的纖維性在稍曬乾後,也可以編製成涼蓆,
據說還有冬暖夏涼的作用喔!
我們中午吃飯使用的餐墊也是月桃葉編織而成的作品,
可見月桃葉被廣泛的使用於生活住行,
工坊裡也有提供月桃杯墊及餐墊的DIY體驗活動,
如果有興趣可以跟工坊聯絡喔!
工坊的桌上擺著自家曬的花生與山芋頭乾,
看著隨行導覽人員吃的津津有味,
說是他們平日生活中常吃的小零嘴,
兩個和在一起咀嚼最對味,
Fandy忍不住也拿起來品嚐,花生香氣十足,
山芋頭乾硬脆的口感很難以形容,兩者的滋味相當特別!
山芋頭不僅是來義鄉的主食之一,同時也是經濟來源之一,
其獨特的香氣與綿密口感也是糕點店最愛購買的食材喔!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《原裳工作坊》
【所在地址】
屏東縣來義鄉義林村義林路18號
【聯絡電話】
08-7851692
0963-146916